1987年,伯克利经济史学教授卡洛·奇波拉提出了一系列同样具有启发性的基本法则,并将其称为“人类愚昧五定律”这几条定律虽不会在课堂上出现,但它们对现代社会的人们仍有教育意义。如今电视上、网络中、平时走过的大街小巷里,铺天盖地都是昏庸和无知的现象。为更好地应对和避免此类愚昧之人,我们必须理解人之愚昧。
奇波拉五定律给了我们深刻的帮助。
第一定律:“从始至终,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低估周围活跃的愚昧者数量。”
开篇的第一个法则就振聋发聩。听起来似乎不太乐观,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,愚昧者和愚昧行为的数量并不会随着我们的主观意见的改变而增减。
第二定律:“某个人是否愚昧的概率独立于此人的其它特性。”
每一个人,无论是蓝领工人或白领精英,饱读诗书或笨手笨脚,出口成章或精通街骂,都可能是愚昧的人。并且这种无知的人平均分布在社会的每个阶层。诺奖获得者中愚昧之人的比例与奥运游泳运动员的不相上下。
对此,奇波拉写道:“无论你是在顶尖卓越的圈子里,还是混在原始食人的社会中;无论你是将自己禁锢在寺庙里,还是让貌美如花的女子伴随一生,你永将面对同样百分比的愚昧之人——而他们的数量必将超乎你的预计。”接下来,奇波拉在第三定律中给“愚昧”下了定义。他从自己的领域出发,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