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区未解之谜网

了解河南历史未解之谜

时间:2019-02-16 13:47:59 作者: 来源:
一、明朝为什么要从外省迁徙移民河南?元朝末年到明朝初年,河南大地遭遇前所未有的长期战乱,造成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。到了明朝初年,“土地荒芜”、“居民稀少”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。昔日繁华的扬州城,在公元1357年,居然城中只剩下18户居民。而中原地区受到战争破坏更为严重,很多地区荒地连片,人丁稀少。例如,从开封到河北一带,土地荒芜、渺无人烟。11.jpg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,出身贫寒,比较了解农民生活的艰难,因此他提出了与民安养生息的政策,主张通过发展生产,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。由于战争持续在中原地区进行,致使这一带人口损失比中原以外的地区比如山西、山东严重得多,因此,洪武初年,一位河南官员刘九皋就上奏朱元璋,提出了迁徙山西、山东的人口到河南的建议。这一建议得到了朱元璋的采纳。但是朱元璋认为山东地广,还有很大的开发余地,人口不比外迁;而山西地域狭窄,人口相对稠密,可以迁出山西的人口到黄河南北抛荒严重的地区,开荒耕种,休养生息。当时的情况是,山东、河南的人口都只有不到200 万,而山西的人口竟多达400多万。这得益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,西有吕梁山,东有太行山,在天然屏障的护佑下,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小。但晋北、晋中都是山地,只有晋南地区可以耕种,人多地少,百姓的生活非常苦。22.jpg公元1389年,明朝政府正式决定,山西地少人多的地方,农户可以分出部分人丁,前往河南、山东垦殖,并且派专员到山西办理移民事宜。明政府宣布,凡是愿意迁往河南安阳、卫辉、商丘、太康的人,可以立即发给路费及安家费用,并按照人口发放田地。这次移民活动历时2年,移民2万余人。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,明政府继续组织山西人口向河南迁徙,规模比较大的一次在1403年,责令山西太原、临汾以及晋城、长治、左权县等地少地或无地的人家分出人口迁往河南方城、南阳等地。二、大槐树在移民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?在山西迁徙河南的移民中,有一个共同的传说,即他们的祖先都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。这个传说,至今不衰。根据洪洞县《大槐树志》记载,洪洞县广济寺旁边确有一棵大槐树,明朝初期的移民曾经先后7次在这里集中,然后迁往河南、河北等地。移民的管理机构,就设在广济寺内,各地来的移民先在大槐树下集合,由管理机构发给路费、安家费,然后安排他们迁往指定地点。大槐树成为了他们离别山西的最后纪念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他们在河南的后裔代代相传,以至于成了移民们故乡的标志。#p#分页标题#e#33.jpg当时的迁民,面临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家乡,从此要到陌生的地方开始重新生活,对老百姓来说并不容易接受。当时普遍传说,这次大迁徙之所以能够最终完成,与明朝政府撒的一个弥天大谎有关。迁徙前期,明政府发出告示:不愿迁徙的,需要三天之内到大槐树下集合,愿意迁徙的可以在家等候。消息很快传播起来,山西大地的农民,拖家带口,纷纷簇拥至此,三天之内,大槐树下集中了10万人。44.jpg然而此时,朝廷官兵却把这10万农民包围起来,宣布在大槐树下的人,一律迁走。随后,家家户户被绳捆索绑,威逼利诱,10万百姓忍受着巨大的悔恨和无奈,踏上了茫茫的迁徙之路。55.jpg三、迁徙后的移民过得怎么样?明代来自山西的移民,与河南人民一道辛勤劳作,使元末以来残破的河南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,中原大地又逐渐繁荣起来。首先表现在人口的增加上,据明代河南政府的户口统计数字,公元1391年,河南人口只有250多万人,到了1542年,达到了500余万人。其次,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开垦。据统计,洪武年间河南土地为27万顷,到了万历年间,增加到95万顷。地方财政赋税收入得到了大幅度增加,洪武末年,河南的稻米除了输送京师数百万石以外,河南各府县的仓库也积蓄颇丰。66.jpg明朝的人口大迁徙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、人口的增加,也促进了各地民俗的融合,但是当大批迁民不断迁入,当地的民俗很难完全将他们同化,迁徙带来的影响在亲人去世后的仪式中也可以看出:亲人去世后,往往要有亲朋抬着纸扎的一辆车、一匹马、童子,携带着大量的之前,意欲在死后有盘缠回到老家,以表达世世代代对故居的思念之情。

标签:看奇闻  

热门文章

江左三大家简介 钱谦益/吴伟业/龚鼎孳

黄埔四凶个人简介 恽代英/邓演达/高语罕/张治中

垓下之战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?有怎样的意义?

明治维新三杰介绍 大久保利通/西乡隆盛/木户孝允

章邯是怎么死的?为什么会打不过韩信?

牛皋:初出茅庐到一鸣惊人的名将 最后竟死于他的手中

康熙四妃个人简介 惠妃/宜妃/德妃/荣妃

八王之乱是哪八王?最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?

蜀汉三老将简介 三个人中谁的战斗力最强?

纯元皇后是怎么死的?她的真实原型是谁?